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今日要闻!国际中文日,500余名中外师生共享“魅力中文之旅”
来源: 湖北日报      时间:2023-04-22 05:44:13


(资料图片)

湖北日报讯(记者曹雯、通讯员祁琳、实习生刘家仪)“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月21日,2023湖北省“国际中文日”在湖北大学启动,多国学生唱响《黄鹤楼》,用歌声唱出对中文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围绕“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主题,分享国际中文教育新成果,促成教育国际交流新合作,展示中外青年新风采。来自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省内十余所高校的5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这是为广大中文爱好者提供感受中文魅力、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学校将以本次系列中文文化活动的举办为重要契机,将‘国际中文日’打造成推广荆楚文化、增进中外友谊的响亮品牌。”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表示。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说,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语言公共产品,中心愿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提供帮助,也将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国与各国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湖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章笑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汉语的重要发源地和中华文化的代表省份之一,湖北省一直积极参与中文国际推广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中文教育培训、开展文化交流等,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华文明、感知荆楚文化。她说:“希望通过‘国际中文日’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国朋友通过学习中文,更好地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为中外友谊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一袭黑色长衫汉服,湖北大学刚果(布)籍留学生李国庆作为《黄鹤楼》演唱者之一,一经亮相就以熟练的中文、真挚的感情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注意。演出结束后,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身穿的服饰,“第一次穿汉服,感觉很特别,希望以后能有机会感受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

来自缅甸的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生王南南分享了自己爱上中国、爱上汉语的故事。第一次在小学的课本上了解到中国,她就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想要来中国看一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王南南苦练汉语,通过了HSK(汉语水平考试)5级考试。6年前,未满18岁的她拿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在湖北开启了人生新篇章。出于对汉语的热爱,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希望学成归国后能开设汉语补习班,让更多的人爱上中国及中国的汉字与文化。”

活动现场共设置了10个荆楚文化展台,包括皮影、脸谱、蛋画、中国结等。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分别进行了土库曼斯坦、泰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别文化展示。

2023湖北省“国际中文日”活动由省教育交流协会国际中文分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省孔子学院工作联盟、湖北大学共同承办,获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武汉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大力支持。

据悉,4月20日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多个国家的学校和机构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热爱。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