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远比大熊猫濒危!来认识国内仅存的1800只长臂猿
来源: 广州日报      时间:2023-08-14 10:14:4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长臂猿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全世界有20种长臂猿,在我国分布的仅有7种,总数不足1800只,仅存于云南、广西和海南,濒危程度远超大熊猫。“两岸猿声啼不住”已成绝响。

要想保护长臂猿,首先得了解它们的习性。然而长臂猿非常警觉,此前中国并没有长臂猿习惯化的经验,无法习惯化,便无法靠近。从2003年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范朋飞便开始在云南的无量山区观察西黑冠长臂猿,他花了整整18个月,终于成功习惯化世界上第一群长臂猿。8月12日,他在广州市海珠区举办的格致论道·湾区第24期上分享了这20年的“猿迹寻踪”故事。

在固有认知里,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长臂猿是一夫一妻制,但范朋飞发现西黑冠长臂猿却是一夫二妻制。他通过详细的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长臂猿主要以果实为食物,而无量山地区每年12月到次年2月的果实非常匮乏,西黑冠长臂猿为了生存就大量取食树叶,这大大降低了种群内的食物竞争,为一夫二妻制提供了可能性。同时范朋飞团队还采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粪便样品,通过DNA来分析它们的亲缘关系,发现群内的“二妻”是母女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可以缓解雌性之间的竞争,而且雌性可以通过群外交配来回避近亲繁殖,这再次佐证了西黑冠长臂猿的一夫二妻婚配制度。

此外,2007年起,范朋飞团队便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云南省高黎贡山开展长臂猿的研究,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个长臂猿新种,并把它命名为“天行长臂猿”,这也是首个被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猿类物种。范朋飞团队对两群习惯化的天行长臂猿,进行了长达6年的野外观察并发现,天行长臂猿取食果实时会比取食树叶会更早离开过夜树,且移动速度会随着早餐树与过夜树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证明天行长臂猿具有规划能力,这也是人类首次在除黑猩猩外的野生灵长类动物身上发现规划能力。

目前长臂猿栖息地退化严重,现有的长臂猿种群都被分割在不同的小的森林斑块里面,还面临非法捕猎等行为。为了呼吁更多人关注和保护长臂猿,范朋飞团队成立了国内唯一专注于长臂猿保护的公益机构——云山保护,拍摄了长臂猿纪录片《天行情歌》。他希望在未来能见到“千山长青,猿声常鸣”的场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宇

标签:
  •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来源:      时间:2022-05-09
  •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来源:      时间:2022-05-09
  •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来源:      时间:2022-05-09
  •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      时间:2022-05-09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