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7日晚,“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展”在湖北省博物馆揭幕,来自长江中游地区的180余件(套)珍贵文物集中亮相,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时期,长江中游文明的辉煌。
据介绍,此次展览是国家文物局重大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成果的一个集中展示。展览集中了长江中游鄂、湘、皖、赣、豫五省,十多个考古遗址的重要发现。年代跨度从公元前3700年到公元前221年,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一直到战国秦一统时期,许多文物是首次展出。
部分展出的藏品中有湖北、湖南出土的新石器时期(肖家屋脊文化)玉器造型精美、种类丰富、工艺精湛,是中国早期玉文化的重要代表。长江中游史前时期的陶文化也颇有特色,石家河遗址众多造型生动的陶塑,让人眼前一亮,更为难得的是,在其中一件陶人上,还发现了4000年前的人类指纹。出土于湖北随州枣树林曾国墓地的方壶、鼎、甬钟、镈钟都是首次展出,据介绍,这套编钟是近年湖北出土最重要的音乐文物,铭文对于研究曾国历史,破解曾国之谜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展出了越王勾践后裔使用过的青铜戈,长江流域规模最大商代城址——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器等。
自2020年以来,中国国家文物局重大研究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为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展览主要展出了2020年以来,相关省份考古新成果,聚焦公元前3700年—前221年的长江中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到中原夏商文化对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对南方的经营、楚对南方的开发,直至秦统一这一重要时段的历史进程。
据了解,展览分为“九江甚中——古国时代的长江中游文明”和“江汉朝宗——夏商周时期的长江中游文明”两部分,展出文物180余件(组)。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观众可通过预约免费观展。
(总台记者 佘丽霞 张文)
原标题:多件首次展出!这180余组文物见证长江文明高度
值班主任:颜甲
责任编辑:颜甲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周美亮: 搜寻野生荞麦的“追种人” ◎本报记者 马爱平 一走进位于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内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X 关闭
X 关闭